查看原文
其他

绝对善心所

孟晓路 十念生 2019-08-10

7绝对善心所

    绝对善心所,乃总种现行、与自证分相应之清净善心也。如大慈、大悲、大喜、大舍等。等指其分位,此与相对善心一一对应。当相对善心由见分敛归自证分时,一一皆转为绝对善心。


    大慈:乃据点间相互摄受之绝对即不作相对之见,不以某据点为自内,以余据点为他为在外。从一印会大日观之,一切据点无自无他,皆自身之分位。作用也。亦名萨多鍐性。互摄性。每一据点皆具阴阳两极,一点从阳极放出清净法流加持余点,余点皆以阴极吸收之;余点亦皆从其阳极放出清净法流加持此点,此点亦以自之阴极吸收之;如此弥放弥收,我入入我,大慈无量,真乐无尽。此种据点之间相互摄受之性即名为慈;以其周遍三世十方,无量无边故,曰大慈。慈磁二字同音可相训,皆一种摄受作用也。磁石间之相互吸摄则为磁性,故磁从石也。众生心之枢纽——据点间之相互吸摄则为慈性,故慈从心也。


    《金刚经》云:“所有一切众生之类,若卵生、若胎生、若湿生、若化生、若有色、若无色、若有想、若无想、若非有想非无想,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。据点互吸而归空也。如是灭度无数、无量、无边众生,实无众生得灭度者。一一据点皆转入空大中之种性,未尝消灭。”是即大慈之写照。见冯大阿阇黎《金刚经提纲》第一章发菩提心第二节大慈。又唐译《华严经》第六品毗卢遮那品,大威光菩萨得四无量心,其大慈名普随众生调伏度脱。


    众生心中之大慈为无明妄执所覆盖,不能称性显现,然遇事每能微露,却多杂有我相、法相,忘失一体性,以他众生为在外。从而变为相对之善,如仁爱孝悌忠义等。取一德充量发展之,发展至极,当体全空,则由相对返绝对,即四相消灭,彻底恢复一体性。即契合本有之慈性,是谓见性。


    大悲:乃据点向外放射法流即第八见分加持余点之绝对作用也。每一据点法尔具备放射吸收两种属性,从阳极放射,从阴极吸收。其吸收之性即名阴性、定性或曰慈性。其放射之性则名阳性、慧性或悲性。此性亦周遍十方三世,无量无边,故曰大悲。大悲发为外迹,则为无住相之布施。布施大别三种:财施、法施、无畏施。于乏财有情施以财物,令得福乐;于愚痴有情而为说法,令开智慧;于怖畏有情为除怖畏,令得安稳。皆于三轮体空中行之。《金刚经》云:“菩萨应无所住,行于布施,所谓不住色布施,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。须菩提,菩萨应如是布施,不住于相。”见《金刚经提纲》第一章发菩提心第三节大悲。又大威光菩萨得大悲,名遍覆一切境界云。正大悲之写照。


    《瑜伽师地论》卷五十七云:“大悲依无瞋、无痴二法而起。”是即由相对善法引发绝对善法之义也。按:无瞋,无有憎恚,于诸有情常怀恻隐,虽遇拂逆,不失慈柔;无痴,于诸事理无有迷昧,不以情见变乱真相;皆对治瞋痴之相对法也。二法发展之极,瞋痴之障碍从而消灭,大悲于是乎被引发而得显现!


       与大慈大悲相应,则于完全适宜之时机,以此心自在运用其余一切善心、烦恼心皆为绝对清净者于完全适宜之对象,从而发生完全适宜之作用;故凡有所做皆为至善。冯大阿阇黎于《佛教真面目》中曰:“会真大士既明自心本具佛性,恒以大慈摄受心内众生,自一印会角度观之也。发为外迹,当然不失仁心。众生有苦如己有苦,于是大悲生焉。自一印会角度观之,一切众生皆己也,是谓同体。故同体非意之也,乃本来如是也。大悲又名同体大悲。因地位关系,恒就义务之范围与夫能力之分量而申慈悲之义,是为应世标准。儒家之学于此多有可取焉。……大慈大悲合为万善资源,不落相对法数,大慈大悲之心中皆绝对之心数也,非相对善心与相对烦恼心。相对法有善有恶,以利他为善,善心以利他(益他)为特性。损他为恶,烦恼心以损他为特性。真性中无此分别,并不以益他为真善,必当为也;以损他为真恶,必不可为也。而是于益损等作用完全灵活运用之,众生当益则益,当损则损,不拘一格。但有扶遣二义——欲现其法则起扶心,欲隐其法则起遣心。扶心即利他之善心也,遣心即损他之烦恼心也。此等心于此位上皆为绝对清净者。扶遣动机总从利益众生出发,无非慈悲之流行。此即以大慈大悲运用其余一切绝对善心及烦恼心也。在世俗观之,扶之事迹多所栽培,当之者目为善。善心所以利他为特征,起益他之作用也。遣之事迹甚或摧毁,当之者目为恶。烦恼心所以损他为特征,亦起损他之作用也。然目为恶者只属受惩之属,大众固以为善。是故大士应世,绝对唯善。是即一切善心、烦恼心皆于完全适宜之时机运用于完全适宜之对象,从而发生完全正当之作用也。即凡有所作皆为至善。”(第五章第二节)


    大喜:于一切见分尽皆融摄消归自性之绝对作用也。大慈与大喜同属吸摄作用,二者何别?则前者属身,后者属心。前者乃据点间之吸摄,牵连全体法界,所发为身乐。后者则见分间之吸摄,只关乎自业,所发为心喜。据点互吸之结果则显现证自证分。见分互吸之结果则显现自证分。


    大喜发为外迹,则为随喜功德,于他一切功德福利皆起随顺欢悦之心也。《金刚经》云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,则见如来。”参见《金刚经提纲》第一章第四节大喜,又大威光得大喜名一切佛功德海威力藏。即大喜之写照。


    大舍:尽舍一切放收等作业,入涅槃心,从而于一切放收运用自在也。发为外迹,则为舍尽一切慈悲等心行,而又能自在运用之。《金刚经》云:“须菩提,于意云何?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?如来有所说法耶?须菩提言:如我解佛所说义,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;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。何以故?如来所说法,皆不可取,不可说,非法,非非法。所以者何?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。”参见《金刚经提纲》第一章第五节大舍。又大威光得大舍名法性虚空平等清净。即大舍之写照。


    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与八种净识皆得相应;然第八识中以慈为主,第七识中以悲为主,第六识中以喜为主,前五识中以舍为主。此故密教常以大慈对应大圆镜智、大曼荼罗,大悲对应平等性智、三昧耶曼荼罗,大喜对应妙观察智、法曼荼罗,大舍对应成所作智、羯磨曼荼罗也。


众生界之本源

七大缘起论之转变1

七大缘起论之据点种子

七大缘起论之真如种性2

七大缘起论之真如种1

七大缘起论之立宗破异

七大缘起论之智识性相

七大缘起论之四缘五果

七大缘起论之五智九识

七大缘起论之七位心所


法界体性智与第九识

大圆镜智与第八识

妙观察智与第六识

等流果、离系果

心所与心王之关系

异熟果、士用果、增上果

遍行心所

一念之解析

现行界中有情之数量为有限为无限?

终极完美问答:众生何处来、哪里去?

无明与妄执之别

转识成智

四缘

八识缘依

识智关系在圣位与凡位之不同

我法二执与我相法相

成所作智与前五识、五根识

八七六五之关系

为何有男人女人?

密教之种子、心王、心数与显教之种子、心王、心数

七大缘起论之破异:对哲学中形上学本体论诸形态之批评


 ——摘自孟晓路《七大缘起论》


世界历史春夏秋冬周期说

设立经学院与经学公共课

华夏真面目保定会讲笔记

中华文明复兴总体方案

中华文明是永久和谐之路


取消全民强制学习英语

中华学术教育体制的复兴:重建中学主体性

晚清以来中华文明应对西方文明的过程略述

现行中小学教育病症:做人教育缺失和语言、知识教育失败

论蒙学乃是国学教育的基石与精髓

修改法律

复兴中医

恢复正体字在学校现行课程体系中加入读经课

六组字浅析简化字弊端(义、礼、圣、亲、爱、护)

对于学校课程改造的设想:修身、国学、数学


共济会学术之阴谋性质

科学教学理探讨:带有严重的先天缺陷

科学教纵欲文明会导致人类和世界毁灭

现代世界是共济会科学教塑造出的虚拟世界

为了保国不得不西化,但勿忘最终还是要回归传统!

科学教五个核心观念:科学民主自由平等进步之实质及其批判


 

本书夕阳道友尚有少量,29元包邮(出版社定价58元)!

可加微信号(Huizhouxiyang)购买。

 


论  周  官

西学之中学渊源

形上学方法(全集)

中学统摄天下学术略论

中国世界观看世界及中华文明复兴


汉语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完美的语言

人类首例换心手术发生在2500年前的中国!

中医绝技:天人合一,柳枝接骨神术独步蓝星

明朝最先发现美洲、最先绘制坤舆万国全图

诸玄识“西方文明源于华夏”讲座讲稿(全文)

西方哪里来的文艺复兴,实际是中国给予西人光明!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